【英國倫敦攻略】重新認識地球 從史前生物 恐龍骨架 史上最大藍鯨 自然史博物館(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)


英國的博物館真的是多不勝數,每一間都很有規模,而且大部份都是免費,這真的是免費教育呢。通常位置也是在市中心,可以在景點與景點中加入文化之旅,來這些博物館實在是很划算的安排。而VK就朝著自然史博物館(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)進發,由於第一次來得比較匆忙,所以會二度再來參觀。雖則去了兩次,但整館實在太大,VK也只向重點出發。


自然史博物館(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):

自然史博物館(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)成立於1881年的復活節,已經有過百年的歷史,原來的收藏品是大英博物館(The British Museum)的一部份,之後將自然史相關部分分隔出來,到了1963年才正式獨立成館。

館中主要分為五個主題:植物學、昆蟲學、礦物學、古生物學和動物學等自然歷史,所擁有的標本約七千萬件,聽到這數字已感到不可思義。
來到正門,一定會給它美麗的外觀吸引著,它是一座結合了哥德復興式、維多利亞式和新羅馬風格的中世紀時期的教堂,極其雄偉。前廊是典型維多利亞時代陶瓦建築,非常華麗,細看更發現隨處可見動物和植物形態的雕飾,大穹頂的設計象徵着自然的包羅萬象,整個館內的裝飾和布局更是看得出極其用心的設計。
題外話,香港也有座1881的建築物,但那並不是1881年成立,詳情可以參考以下連結。
相關文章︰【香港好去處】得以保存的百年歷史建築 前香港水警總部 1881 Heritage


自然史博物館怎麼去?

可以乘地鐵到南肯辛頓站(South Kensington Station),再步行4分鐘左右即可抵達。
自然史博物館有3個出入口,分別是:
  • 正門 - 克倫威爾路(Cromwell Road)
  • 橙區側門 - 女皇之門(Queen's Gate)
  • 紅區側門 - 博覽會路(Exhibition Road)
VK第一次來自然史博物館是由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(Royal Albert Hall)走過來,所以是由紅區側門進入,一進來就看到通往巨大星球的電梯,很自然就走了上去,上了去才發現是去不了藍區恐龍的展覽區,在紅區稍為少少迷路了,要在Ground Floor才可前往其他區域。
相關文章︰【英國倫敦攻略】倫敦殿堂級場館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(Royal Albert Hall)


如何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:

館內用了紅藍橙綠4隻色來劃分區域,正門入口是中庭辛兹大廳(Hintze Hall)
  • 左邊是藍區(Blue Zone)- 恐龍(Dinosaurs)、哺乳動物(Mammals)、藍鯨(Mammals-blue whale)、萬物之像(Images of Nature);魚、雙棲類、爬行類(Fishes、Amphibians and Reptiles)、海洋無脊椎動物(Marine Invertebrates)等,是最熱門的一區。
  • 右邊是綠區(Green Zone)- 珍藏(Treasures)、海洋爬行動物化石(Fossil Marine Reptiles)、英國的化石(Fossils from Britain)、爬蟲動物(Creepy Crawlies)、生態(Ecology)、鳥(birds)、進化史上我們的位置(Our Place in Evolution)、礦物(Minerals)、寶藏庫(The Vault)。
  • 最左邊是橙區(Orange Zone)- 達爾文中心(Darwin Centre)、野生動植物園(Wildlife Garden)、野生動植物精華區(Wildlife Garden highlights)。
  • 最右邊是紅區(Red Zone)- 地球館的完整劍龍化石(Stegosaurus in the Earth Hall)、火山和地震(Volcanoes and Earthquakes)、地球館(Earth Hall)、地球的現在和未來(Earth Today and Tomorrow)、混沌之初(From the Beginning)、地球寶藏(Earth's Treasury)、萬變的地表(Restless Surface)、不滅的印象(Lasting Impressions)、地球實驗室(Earth Lab)。
小K去過紐約的自然史博物館,是一整棟建築物向高空發展,可以一層層參觀,比較易攻略,但英國的自然史博物館是橫向發展,是比較容易在室內迷路,即使心中已有心儀的區域參觀,也是較難攻略,最好有室內地圖,弄清楚方向才前進。


辛兹大廳(Hintze Hall)

正門進入大廳,隨即映入眼簾的就是博物館的象徵物 - 藍鯨標本。在1970年,這裡放的是卡內基梁龍(Diplodocus Carnegii)化石骨架,小名是Dippy,大概是全世界最高知名度的恐龍化石,但有點尷尬的是這鎮館之寶Dippy只是還原度很高的樹脂複製品,並不是真正的自然史的產物,所以在2017年退位讓賢,讓給現時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 - 藍鯨。此藍鯨骨架約有25公尺長,並以「希望」為名,不但呈現博物館在幕後從事的尖端科學,也希望大家能正視生物瀕臨絕種的問題。
藍鯨骨是開幕後,由當時的館長以250英鎊(2500港幣)買下,牠是一條擱淺在愛爾蘭東南海岸的藍鯨,但一直要到1935年才公開展出。牠每一個骨頭都被完整保存、清洗以及編目。
那流線型的姿態,彷彿藍鯨真的在空中漫遊這自然史博物館大廳。相信要擺放這姿勢也不容易。
到了晚上,有藍光照射藍鯨,真的很美。
樓梯上方的白色雕像是提出演化論的查爾斯·達爾文(Charles Darwin),解釋了適應的來源,並指出他認為所有物種都是從少數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。他的理論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,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,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。為了表彰他傑出成就,達爾文死後安葬於牛頓與約翰·赫雪爾的墓旁,地點就在英國倫敦的西敏寺。
若果仔細一看,博物館的天花板也很有巧思,是用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為題打造的方形金色漆板,描繪十分細膩,在燈光照射下格外的富麗堂皇。除了天花板,館內牆上也有很多雕刻,這裡也有可愛的小設計,面對建築的左手邊,所有的雕刻都是目前還未滅絕的動植物,而右手邊則是已經絕種的。另外一題,這大廳是電影 柏靈頓(Paddington)的取景地。
除了巨大藍鯨,大廳兩側也有不少重點的骨架標本。既然在七千萬件的標本中突圍而出,被挑選出來一定是非常厲害,重中之重的展覽品。
這是史前生物長毛象,以往只有透過百科全書才看到,現在能真正感受牠的體型,那種龐大震撼感,真的只有在這才能體會得到。
曼特爾龍,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英格蘭,化石包含許多完整與幾乎完整的化石。
代表現今的長頸鹿。
巨大的珊瑚礁,是博物館海洋無脊椎動物收集品中最大的標本之一。
大西洋藍槍魚,是大西洋特有的一種旗魚,被IUCN列為次級保育類動物。雖則被未列為瀕危物種,但放在大廳中應該是想引起大家的關注深思,我們要如何正視瀕臨絕種的問題。
以下是博物館的片段,談及怎樣保存這大西洋藍槍魚。


大廳走上去就是綠區,植物的標本範圍。時間有限,VK今次會重點去藍區。自然史博物館真的很大,若果認真看,一定可以看一整天。


藍區 - 限時展覽:

藍區中的限時展覽,竟然是月亮,這個是世界巡迴展覽,之前曾經來過香港,在利東街上展出。想不到來到英國又可以看它一面,月球的深坑紋路也做得很有質感,真的像近距離觀看,而且終於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。


藍區 - 恐龍:

恐龍館真的人山人海,館內其實並不是很大,但人群真的可以堪比年宵市場,寸步難行,只能隨著人群簇擁前進。另外,這麼熱門的原因之一,遊客可以走上特別設置的高空步道,可以近距離觀賞,不過步道比較窄,更加擠擁。
梁龍(Diplodocus)大約生活在1億5千萬年前,是巨大的四足動物,是辨識度最高的恐龍之一,有著長頸及像鞭子的長尾巴。很多年來,牠曾被一般大眾認為是最長的恐龍。
三角龍(Triceratops)的頭骨。三角龍是所有恐龍最晚出現的恐龍種類之一,也是最大、最後的角龍科恐龍,占據非鳥形恐龍在地球上的最後時期(晚期白堊紀)中的絕大部分陸地生態系。
關於恐龍的電影也有不少,如:金剛(King Kong)侏羅紀公園(Jurrasic Park)冰河時期3(Ice Age 3)等等...
剛孵化的小小恐龍模型,也做得很真實可愛。
壓軸的是暴龍(Tyrannosaurus Rex),但這是假的,又不是標本,為何是壓軸?
突然燈光轉換,音樂不同了,整個氣氛不一樣,原來這恐龍是有機動性的,會動的,是一個光影show。小朋們個個看得很精彩,還叫喚暴龍看過來。


藍區 - 藍鯨(Mammals-blue whale):

藍鯨是除了現今地球上體班最大的生物,也是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之一,身長30米,重達199噸。藍鯨現今不但受到捕鯨活動威脅,而全球暖化亦會影響海水溫度,從而影響藍鯨居住環境。

除了巨大無比的藍鯨模型外,遊客還可以觀賞到其他動物,如猛獁象、河馬這些體型也很巨大的陸地動物模型。
而這裡展出的藍鯨並非是實物,而是一具仿真極高的模型。無論大廳的骨架或是1比1的模型,兩具都是全球首見的。雖則是模型,但仍然感受到藍鯨無比巨大的體型,整個館也變得細小了。後方吊在空中的是各種鯨豚類。
大型的非洲象在藍鯨旁也變得嬌小了。
非洲象旁邊也有最大種的犀牛(Rhinocerotidae),犀牛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,也是體型僅次於大象的大型陸地動物。全世界有5種犀牛,分別是爪哇犀牛、黑犀牛、蘇門答臘犀牛、印度犀牛和白犀牛,除白犀牛外,都是瀕臨絕種的動物。
環繞館內側邊也有不少其他展覽品。
疣豬呀,就是迪士尼的彭彭丁滿歷險記(Timon & Pumbaa)中的彭彭呀。為世界上少數能夠在只有些許水的環境下,依舊能夠存活的動物,能在超過常溫許多的高溫下存活。主要為青草、苔草及塊莖植物,偶而也會吃一些腐肉。


綠區 - 絕種動物:

大地懶(Megatherium)是一種巨大的動物,見於上新世早期至更新世晚期的中美洲和南美洲。大地懶是少數已知體型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之一,體重可達4噸,全長從頭至尾端則可達6公尺,屬於目前已知最大型的地懶,體型甚至可比擬現代的大象。
蛇頸龍是中生代爬行動物的一種,屬於上龍亞目。


漢斯·斯隆爵士(Sir Hans Sloane):

看到這裡,究竟一開始收藏品是從那裡來的。1660年,斯隆爵士出生於愛爾蘭(Ireland),後來成為內科醫師,1687年,斯隆爵士開始收藏家生涯。1719年成為皇家內科醫師學會(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)會長,1727年成為皇家學會會長(President of the Royal Society)。斯隆爵士去世,他的7萬1000多件收藏品根據其遺囑捐贈給國家,成為大英博物館的基礎館藏。由於Black Live Matter事件,大英博物館館中已移除蓄奴的創始人斯隆爵士半身像。自然史博物館除了斯隆爵士的收藏,也加進庫克船長三次航海時從全球各地帶回英國的動植物。
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,儘管整個旅程來了兩次,但還是時間不久,是時侯前往下一個行程。除了熱門的恐龍,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去以下推薦區域。
  • 綠區珍藏(Treasures)- 館中精心挑選了22件珍貴的物品,包括達爾文《進化論》首版、帝企鵝蛋化石(Emperor Penguin Egg)、始祖鳥化石(Archaeopteryx Fossil)、第一個被發現的恐龍化石鬣蜥的牙齒(Iguanodon Teeth)等等。
  • 紅區火山和地震(Volcanoes and Earthquakes)- 講解火山和地震的運動過程,展現火山和地震的現場。還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模擬地震。
自然史博物館充滿了知識和靈氣,絕對是發和培養小朋友對於自然、對於科學興趣的一個好地方。
博物館旁有個迴旋木馬,晚上燈光亮起,特別美麗,這裡充滿小孩的笑聲,特別歡樂。
冬季時節,這裡變成戶外溜冰場呢,很開心的。
今次順道探望親人,約了在唐人街(China Town)上茶樓吃點心。而唐人街滿佈中式超市,也有中文字,如果在英國往久了,想找回熟悉感,這裡的確是不錯選擇。

如果您喜歡VK的分享,歡迎👍Follow VK Travel MeWeFBIG,更可以在下面👏「拍手」來支持VK Travel噢!

自然史博物館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(官方網站)

地址:Cromwell Rd, Kensington, London SW7 5BD
開放時間:10:00~17:50 (最晚進場時間17.00) *12/24~26休館
門票:免費參觀,部分臨時展覽需另外購票。


相關文章:
➤ 【英國倫敦攻略】英國倫敦14天 文化 藝術 自由行 懶人包
➤ 【英國倫敦攻略】最大的皇家庭園 放慢腳步 划小船 看天鵝 海德公園(Hyde Park)
➤ 【英國倫敦攻略】倫敦殿堂級場館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(Royal Albert Hall)

0 留言

Top Categories